陈占安:我见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兼论强化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支撑
[摘 要]要想真正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必须自觉强化学科支撑,切实讲究科研含量。单独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最大特点;学科支撑的实质是增加教学中的科研含量。要想真正做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按照“一岗双能”“一身二任”的要求,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道德修养和教学科研水平。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科支撑;科研含量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开辟“老教师谈思政课”栏目,以促成老教师与年轻教师的切磋和交流,这件事很有意义。
说起来,我的年龄超过70岁,教龄都有50年啦,应该算是一名老教师了。我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之后先是留系做了25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教师,曾经主讲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中国现代哲学史”、“社会主义辩证法”等专业课程,其中“中国现代哲学史”被评过学校的优秀课程。后到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刚好也是25年,曾经主讲过“邓小平理论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中,由我主持的“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即使在退休之后,我的教学活动也依然没有停止,不仅每学期为博士生和访问学者开设专题讲座,还在为本科生新开设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中承担着教学任务。
如果要我来谈体会,我想还是讲一个老话题,那就是要想真正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必须自觉强化学科支撑,切实讲究科研含量。
一、单独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05方案最大的特点
我的体会还是从05方案说起吧。05方案是改革开放之后经过了85方案、98方案之后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这个方案已经实施了15年啦,我们现在还在继续执行着这个方案。
如果要问05方案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很多同行会说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大力度的整合,其实不然,最大的特点应该是把学科建设提到了重中之重的地位来强调。作为05方案的标志性文件,那是中宣部、教育部在2005年2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这个文件一共讲了8个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讲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第二个问题讲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第三个问题讲的就是“大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在此之后,接着才是讲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师队伍建设、党的领导等。从这个排序就可以看出学科建设在05方案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文件指出:“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能加强,不能削弱。”[1](p214) 对学科建设重要性的这样认定和表述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历史上是首次。新增设的这个学科的名称一开始叫“马克思主义学科”,之后经过多次论证,到当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将这个学科的名称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如果说,05方案之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学科,那就把话说简单了,原先我们也有学科,但那时候的学科都是以专业课为主要支撑对象的,没有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单独设置的学科。即使是1995年设立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只是放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而且当时这个二级学科布点很少,到2002年才发展到12个博士点。贯彻05方案,就很不一样啦。新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一级学科建制,现在这个一级学科下设着7个二级学科,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本科生的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形成着“对应支撑”的关系。
2008年9月,中宣部、教育部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强调 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学科支撑。文件提出,要进一步汇聚学科队伍,建设优秀教学团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增强责任感和归属感。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从更大的方面来讲,它是为了繁荣发展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保证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但是从具体的方面来说,它是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供直接的学科平台。
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等二级学科继续存在的情况下新增设的学科。这个新学科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的学科,它注重加强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把握,注重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把握,是目前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中唯一的一级学科。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特别指出:“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2] 在讲话中,他特别提到,思政课教学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涉及世界史、国际共运史,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等。这样的特殊性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他还说到,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工作任务发展变化较快,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只有不断备课、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思政课上学生会提一些尖锐敏感的问题,往往涉及深层次理论和实践问题,把这些问题讲清楚讲透彻并不容易。这一系列问题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前,怎么解决?我们十分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引导功能,但并不是要把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必须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因而习近平总书记在讲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时强调需要做到八个统一,而其中第一个统一则是“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2] 之所以这个坚持要排第一,因为它是最重要的。其实,这两个方面相统一讲的就是坚持教学工作与学科建设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置以来,取得了重要进展,总的发展形势是好的:学科点规模快速拓展,科研成果显著增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科归属得到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有所改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但同时也不必讳言,问题依然不少,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学科建设中存在着诸多不规范的问题:学科点本应发挥的示范作用没有完全到位;研究生导师的学术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两张皮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学科建设成果支撑教学的效果还不很明显。迄今为止,还有少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依然游离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之外,他们或者不了解、不参与学科建设,继续走着单纯教书匠的老路;或者所参与的学科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主持的项目和所形成的科研成果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没有直接关系。至今还是有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亲近不起来,还是没有真正理解国家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间是什么关系,还是不明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搞教学与参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什么关系,这种情况是需要下气力尽快解决的。
二、学科支撑的实质是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科研含量
学科是知识的系统、理论的体系。从一般意义上说,学科的设立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从事教学的需要、开设课程的需要。从特殊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最直接的原因是为了支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科支撑的实质是科学研究的加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提强化学科支撑必须落实到教学中的科研含量上。
贯彻05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再是一般的教学活动,而是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和交融。我们不能再去一般地讨论你能不能讲课,而是要讨论你能不能讲好课。我们在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时就不应只是一般地去统计你上了多少学时的课,而更应重在考核你在教学中融进了多少科研含量。
搞教学的同时必须搞科研,这一点在专业课教师那里是不成问题的。我在哲学系那段时间,按照教学分工,曾承担着中国现代哲学史和社会主义辩证法两门课的主讲任务。为了讲好这两门课,我同时参加了中国现代哲学史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辩证法两个课题研究,先后参加了两本书的写作,而且每写一本书的前面都编辑出版了一本教学参考资料。在教学的过程中,先后发表了好几篇学术论文,参加过多次相关的学术研讨会。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从事的教学工作不仅提供了有力支撑。而且它养成了我的一种习惯,即教课之前一定要认真而广泛地搜集有关资料,一定要清楚个“古今中外”。而教课的过程中又会提出很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其中包括学生提出的和自己感觉到的。当时的教学与科研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一点似乎理所当然。可后来我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遇到的情况很是不一样。开始,同老师们一谈科研有的就很不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特别是,当时课题也实在是太少了,又没有配套的政策和经费支持。老师科研的积极性不高也是有情可原的。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作为院长力主提倡老师们在教学的同时开展科研,提倡老师们申报课题。那时候省部级以上的课题很少,我们就利用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这个中心后来调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挂靠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条件,中心设置了一个科研项目,总的题目叫《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现实》,并被纳入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规划项目,还有了基本经费保障。我们把这个大项目分解为10个子课题,基本上把学院的老师们都动员起来啦。后来我们还修订了教学科研管理办法。经过几年的努力,情况终于有了明显改观。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前些年到好多高校去考察过,发现大体情况与北大差不多。实施05方案以来,绝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比较重视而且也实际上开展了科研。比起以往不搞科研那种情况来,这是一种了不起的进步!但是问题还是存在着,主要的问题在于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从事的科研与教学是两回事,教学是教学,科研是科研,两者不搭界。一些教师的科研选题往往离开教学去寻找,形成的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用不上。特别是,一些教师的科研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规定性,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去谈科研。教学与科研两个方面弄得都很累,效果不理想。
长期以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观念:自己的工作职责就是搞教学,并且机械地、简单地、片面地把“教学”等同于“上课”。这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学术方面的发展,也严重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提高,还严重损害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形象。
平心而论,造成这种情况并不能完全埋怨教师个人。在改革开放前的相关文件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般都是要求学好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很少提科学研究的要求。直到1964年10月,中央宣传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在印发的《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在“教师队伍必须革命化”的题目下提出: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关心和积极参加学术界的争论,有条件的教师应当结合教学进行学术理论研究。”[1](p53)但是,当时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学术界的很多争论受政治运动的影响很大,难以形成宽松的学术氛围;二是文件只提“有条件的教师”,那还是把更多的教师排除在外。还有,当时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所从事的学术理论研究往往集中在“编写讲义”上,而一些教师又采取“用抄抄剪剪、东拼西凑的办法来写讲稿,徒然加重教师负担,达不到这个目的”[1](p53)。当时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革命化比较多地表现在积极配合党、团组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同学生一起下乡下厂参加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方面。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下,对政治理论课教师基本上还是不提科学研究的任务。
改革开放之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逐步得到恢复,由于种种原因,刚开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要也是要求参加假期讲习班和短期进修班。很多高校政治理论课没有正规的教材,“长期以来,各校自行编写或几校协作编写,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腾不出手来搞科学研究,编写出的教材,基本上大同小异,质量不高。”[1](p7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学研究问题一直到1980年才真正被提到议事议程上来。这一年7月,教育部在印发的《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中明确提出“开展科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1](p88)。其中还提到四条具体意见:一是,各高等学校都要结合教学积极开展马列主义理论的科学研究工作。马列主义教师应深入研究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密切联系国际国内的革命斗争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探讨一些新的课题,并努力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二是,马列主义课的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关系,应在教学为主的原则下,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文件指出,科研项目、人员确定、时间安排以及参加有关的活动,都应首先考虑是否有利于教学。各校应根据教学和发展科学的需要,订出长期的或年度的科研规划。规划要从实际出发,因人因地制宜。科研成果可以体现在有一定水平的论文、著述和教材上,也可以体现在发掘、搜集、整理有一定价值的学术资料、教学参考资料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成效上,只要对教学和发展科学有利,就应肯定和提倡。文件还指出,在马列主义理论的研究工作中,必须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允许各种不同学术见解的自由探讨。三是,理论研究工作与教学工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学要反映理论研究的成果,但研究探讨的问题,不一定都能在课堂上讲授,要考虑教学的目的和效果。四是,马列主义理论研究要在上级有关部门和校党委的领导下,与其他院校、研究单位、学术团体和实际工作部门协作。所需经费应列入学校科研预算之中。
以上四条是教育部在正式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这带有里程碑的意义,尽管我们现在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学研究上要求更多、更细,但是这份文件中阐发的基本思想还是长期适用的。
这些思想在后来的很多文件中被延续下来。其中,国家教委在1986年3月印发的《关于在高校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的意见》中提出:“为了改革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需要有计划、有领导地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对学生关心和要求回答的现实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1](p111)国家教委在1987年3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改革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意见》中强调,引导教师紧密结合教学改革和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科学研究,“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1](p121) 1991年8月,国家教委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推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等学校要积极组织和支持教师开展科研,特别是,“围绕教学开展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1](p143) 1995年10月,国家教委在印发的《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又提出:进一步推动“两课”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以建设,把“两课”作为学校的重点课程加以建设。要把课程建设和教学中的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作为重要课题,列入国家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1](p160)
按照这样一种思想的发展,到05方案更是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增设,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研究提到了特殊重要的地位来对待,在实施05方案的过程中,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更是形成了强大的氛围,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这种新局面为新时代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奠定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三、一岗双能、一身二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要求
2012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过一个重要文件,那就是《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意见》。在这个文件中出现了一个重要提法,那就是“一岗双能”、“一身二任”。文件中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队伍的主体。要按照‘一岗双能’、‘一身二任’的要求,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业务能力和道德修养,不断强化学科意识,积极参与学科建设。”[3](p205)
所谓一岗双能,讲的是一个教师岗位具有两种能力,一是教学能力,二是科研能力;所谓一身二任,讲的是一个教师承担两种任务,一是教学工作任务,二是学科建设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需要挑起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担,而且还要肩负搞好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责任。
其实,一岗双能、一身二任,这个要求是面向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也是适用于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全员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这一点同所在单位有没有学科点、自己是不是研究生导师没有关系,只要是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教师都要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走势,都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工作,都要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最新成果。
教学工作是教师日常的中心工作,搞好教学工作是教师的本职要求。教学工作是教师展现学问的主要途径,是教师指导学生的主要方法。搞好教学是每一位老师的本份,搞不好教学是老师的失职。但是问题在于,这里有一个教学工作与学科建设的关系。搞好科研是搞好教学的前提,高水平的教学必须有高水平的科研为支撑。学科建设为教学工作提供学理支撑,教学工作为学科建设提供展示平台。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有理想、有追求,要给自己提出一个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都应该争取同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骨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既要搞好教学,又要搞好科研,两个都搞好,才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完整形象。
我们有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长期停留在只搞教学不搞科研的氛围里,一到提职称和评奖时,往往会“理直气壮地”向学校提出“科研特殊照顾”的要求。一些学校出于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目的,还出台政策,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高级讲师”之类的待遇。这种不要求科研或者降低科研要求的照顾政策,产生了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是进一步默许甚至强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用搞科研的氛围,从政策层面上维护了这种不正常局面;二是进一步矮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形象,到头来,专业课教师瞧不起我们,最后自己也瞧不起自己。所谓“高级讲师”在人们的心目中并不是高级的,而只能是低级的。贯彻05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必须是教学与科研兼顾型的,既把教学放在核心工作的位置上,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同时又必须搞好科研,这是搞好教学的前提条件。从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来讲,教学可以促进科研,可以向科研提出任务,而科研能够支撑教学,能够为教学提供学理支撑,两者之间不是对立的、割裂的,二是相互联系、深相结合、辩证统一的关系。
当然,这里讲教学与科研要两者兼顾,两个都搞好,并不是要全国高校、所有教师在教学的课时数上、在科研的成果量上都按照一把尺子来量。根据各类学校、各层次学校的不同,以及各位教师的不同特点,他们在教学和科研的具体要求上应有所不同。但是,我们这里讲的是对所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要求,在要不要在教学的同时也提科研方面的要求,这是统一的、明确的,只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概莫能外。
这里讲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工作与学科建设相统一,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能笼统地讲学科,而必须站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上,必须明白,这个学科并非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全部,而是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学科与原有的几个分门别类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二级学科不同,它注重从整体上去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不少人叫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马学科”,这个简称是不合适的,最好使用全称,实在想使用简称,那不妨叫它为“马理论学科”或者“马理学科”。
在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前提下,还要明确这个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而不能笼统地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最初是中宣部、教育部在2008年9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完善二级学科体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对应支撑”[3](p196)的要求,当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还专门为本科生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增设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体现的就是这种意图。
这种思想后来在多个文件中得到强化。2017年9月,教育部在印发的《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中将二级学科建设提到了学科建设的工作重点,其中要求:一是各马克思主义学院都要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属二级学科;二是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开展科研;三是明确二级学科带头人,凝练学科研究方向,学科研究成果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涵和规范;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职教师有明确的二级学科归属和研究方向。该文件还要求坚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核心的科研导向。教育部在2019年4月印发的《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9年本)》中继续强调了这些要求。
提出这个问题是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的。这一点,我在前几年参与教育部组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督查中感受很深。有些单位不能说不重视学科建设,但是问题有两个:一是有些单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名义,继续从事着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科研究;二是离开二级学科笼统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不能落到实处。在我参加评审的一些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骨干教师情况发现,他们的二级学科站位与所任课程不一致,甚至与从事的科研项目和所形成的科研成果也不在一个角度。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后来从实地考察中知道,这些单位的教师平时并不知道也不在意自己是哪个二级学科,只知道上什么课,而到了需要填表时,才随意地临时加上个二级学科,这样必然出现学科站位、科研成果、主讲课程不一致的现象。老师们在科研上也很努力,但不很得法。要么学科站位不准,造成“辛辛苦苦干了别人家的活,却荒了自己家的地”;要么学科站位不稳,其科研成果呈现一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状况,研究方向不集中,走着一种杂家的路子。而更为普遍的问题就是,教学与科研两张皮现象,教学与科研都很努力,可就是劲使不到一块去。二级学科对应支撑的问题针对的正是这样一些问题。
五、关于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几点建议
鉴于对目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割裂教学与科研关系、离开学科建设单纯搞教学的种种倾向,我想就政策层面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聘双岗、定双责。为了落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的一岗双能、一身二任的要求,建议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聘任双岗、确定双责,以促使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都能够从思想上把教学与科研联系起来,不仅要知道自己承担什么课的教学任务,而且要知道自己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那个二级学科,力求做到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学科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的研究成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学理支撑。须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置的初衷是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者,用这些学者去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按照文件的要求,有关部门要制定学科队伍建设规划,通过若干年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学贯中西、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层次领军人物,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一大批高素质的中青年理论骨干和教学骨干。
二是,重视教学研究,各单位编印教学论文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它始终紧紧围绕着和服务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还要承担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服务,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服务,但是第一位的和首要的任务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育部在2018年4月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特别要求强化科研支撑教学。要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相应二级学科开展科学研究,凝练形成与所教课程紧密相关的科研方向,深入研究课程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该文件还提出,要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研究成果作为重要教学资源,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要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科研评价机制,将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转化情况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这个文件特别要求实行集体备课,其实集体备课在准确把握教材基本精神,研究确定教学进度和内容,形成统一的参考教案的过程中,应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交流相互的研究成果,以及这些研究成果如何运用到教学中去。鉴于很多高校都希望解决教学与科研两张皮问题,我建议各个单位,每学年都能分课程编辑内部出版《教学论文集》,提倡任课教师都能按照教学的专长,分工协作,撰写教学中重点难点解析,同时兼顾教学方法研究。考虑是内部印制,所选论文只要没有政治性和基本理论方面错误,都可以收录。到适当时候,还可以经过修改、补充,争取能公开出版。我想,这种做法对青年教师的成长更有好处。如果大家都能坚持这样做,一定能发挥重要影响。同时,我也希望有实力的单位能够公开出版教学讲稿,以起到展示和交流的作用。
三是,提倡专题式教学,凝练教学中科研含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采取专题式教学方式,这是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1997年秋季试点开设邓小平理论课时创造的,当时在学校党委的支持下,12位知名教授组成教学组分专题为学生讲授邓小平理论,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中央领导做过重要批示,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主流媒体进行过集中报道,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1998年4月,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的通知》中指出:“北京大学党委领导组织邓小平理论课教学的经验,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有条件的高校都要学习北京大学的做法,集中本校相关学科政治上比较强的高水平教师讲授邓小平理论,提高教学水平。”[1](p180) 之后,专题式教学在很多高校得到推广并不断完善。
实施05方案以来,专题式教学在很多高校被普遍采用,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宣部、教育部在2015年7月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强调:“各地各高校要积极推进专题教学,凝练教学内容,强化问题意识,构建重点突出、贴近实际的教学体系。”[3](p32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19年8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更是要求“分课程组织编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指南”[4]。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很多学校在思政课上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手段的探索,其中就提到“专题式教学“。[2]
专题式教学的预期目标:一是不离开教材,二是不照搬教材。由此,希望形成对学生听课的吸引力,有可能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起到示范作用;同时也给教师展示学术专长、发挥指导作用提供平台和空间。设计和开设专题讲座的主要环节:一是要吃透教材,明确教材的重点(核心观点和基本要点);二是要了解学生,明确学生的关注点(热点难点);三是要在教材的重点和学生的关注点之间找到结合点;四是将这些结合点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形成研究成果;五是教师到课堂上讲的是你的研究成果。
经验证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体系中,专题式教学法是一个大方法、一个总方法;它不排斥其他的教学法。在专题式教学中同样需要贯彻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同样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采取案例式、体验式等方法。在一定意义上,专题式教学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方法,以至于它更多的是一种教学理念,一种合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的教学方法论。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实行教学组专题式教学有诸多的好处:一是增加了教学中的科研含量,促使教师为了讲好课而积极开展科研;二是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找到了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三是满足了学生希望得到知名教授指导的愿望,使学生堂堂听到的是精品;四是避免了教学安排随意性问题,促成了教师之间的正常交流和竞争。经验证明,实行教学组专题式教学是摆脱教师因教学压力过重而出现困境的一种好办法;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该提倡周边院校教授互聘。
以上是我的一点体会,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行们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主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J].求是,2020(17).
[3] 徐东波、谭顺主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发展报告(2014)[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4]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019-08-07印发,新华社2019年8月14日电).
作者简介:陈占安,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召集人、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概论”课分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首席专家、教育部国家重点教材基地北京大学概论课教材建设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文科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化发展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等。
文章来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年第10期